需要提及的是,乐泰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张书乐表示,光伏行业还未真正像新能源车,例如特斯拉那样引导降价潮,光伏产业供应链较为分散,有些垂直企业在成本上具备优势,但还没有出现让其他企业严重亏损的情况。
《IRA》发布后,美国的新建光伏组件规模虽然已接近50GW。中国在这些环节里的产能和全球市占率都在70%以上。
2019年和2020年中美光伏贸易量有所反弹。豁免政策到期后,来自中国光伏组件产品进入美国的大门将被关上。在空前补贴力度的刺激下,大量新建光伏产能的计划出台。在晶硅光伏领域,中国各个环节的产能都占全球70%以上,技术和成本一骑绝尘;薄膜光伏产品则是美国主导。晶硅光伏产品以多晶级硅料为基础,先加工成硅锭,然后切割成硅片,接着再制成电池,最终被组装成太阳能发电的组件。
除了《IRA》的补贴政策,美国还大力扶持新的光伏技术,以摆脱中国居领先地位的晶硅光伏产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成为太阳能和储能产品的出口大国。以本届SNEC为起点展望未来,晋能科技全力以赴奋力实现成就能源转型远大目标,为能源结构转型贡献力量。
对话环节,杨立友与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一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三一硅能董事长代晴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等行业大咖同台交流,共话光伏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杨立友总结道:晋能控股推动煤光协同战略,将强化与综合能源集团的全面战略合作。2023年,晋能科技综合产能将超10GW,其中N型电池与组件占比将达到80%以上。在此背景下,晋能科技则在光伏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攻关光伏技术难点推动光伏产业进步,推动下一代光伏产品的发展,协同晋能控股集团为市场提供可靠能源,完成国企托底使命。
产量稳定、质量优秀的光伏产品,将为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多元化产品。杨立友在对话中重点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能源转型现状,他认为以山西为代表的单一资源型(煤炭)经济亟待转型,改变一煤独大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与地方经济发展是高度挂钩的,资源型经济最终都将转向创新型经济。
晋能科技是晋能控股集团旗下新能源产业旗舰企业,以先进光伏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布局,同步开发TOPCon、HJT、Tandem、XBC技术,持续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以解决实际应用痛点、开发更具价值的绿色低碳产品、打造具有出众可靠表现为产品开发理念,构建晋能科技N型全式生态产品圈,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光伏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杨立友介绍:晋能控股集团是全球第三、中国第二的煤炭企业,世界能源500强排名163位、中国能源集团排名前十在列。5月23日,SNEC同期高峰论坛第十六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盛大召开,行业顶尖大咖齐聚论坛交流,以能源升级为主题分享创新发展方案。此外,研发一代布局叠层电池、XBC等第三代电池技术,并与国内科研院校、研究机构深化合作,持续拓宽光伏产品升级路线。
在3060双碳目标指引下,晋能科技不仅聚焦光伏产业纵向发展,也积极联动母公司晋能集团横向进行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晋能控股集团肩负着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任务,未来将加快推动能源结构战略调整,全面提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占比,重点在推进煤炭和煤电一体化、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煤与煤化工一体化发展上率先突破,加快构建新能源体系,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做《成就能源转型》主题演讲,重点分享晋能控股打造综合能源集团新远景、晋能科技N型全式生态新布局,从战略、技术等角度诠释晋能科技成就能源转型长远目标。山西作为能源革命排头兵肩负能源结构转型重要任务,改变山西省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成就资源型经济结构转型
5月23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正式启幕。来自全球的行业领袖、学术界权威专家代表齐聚上海,共话能源新未来,携手推进产业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汉元在致辞中向现场领导、嘉宾、行业同仁发出诚挚邀请,期待大家相聚蓉城,共襄盛举、共话未来,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实现更大更快的发展。
这个过程中,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从历史角度看,我们对光伏产业充满信心。在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环节,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围绕中国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探索与对外合作(支持)经验进行探讨交流,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强大算力的背后是巨大的能源需求。刘汉元分析,面对行业竞争,中国过去缺的不是有竞争和竞争力度,而是适当控制无序竞争,增加有序竞争的力度,增加理性的商业思考,增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你好、你为我好的良性商业文化。作为其中一分子,通威不仅过去积极呼吁,未来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参与全产业链发展,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共识,与行业同仁们相互成全、相互认同、优势互补,共同构建更好的行业生态,共同推进行业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光伏发电将在未来碳中和背景下的一次能源中最低占30~40%,最高占60~70%,是未来占比最高的能源之一。
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技术将成为推动和引领全人类能源转型的第一主角,带给全人类新兴的、进步的、生态的、可持续的未来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刘汉元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
这不仅对于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是行业协会和行业参与者共同的责任。未来30年左右,以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为代表的绿色转型,将在国内形成百万亿人民币、全球形成百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
绿色低成本的光伏发电,加上人工智能对能源大量的使用,需求规模远超我们现在所做的最大预测。对中国和全球来讲,这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既不需要额外增加国家负担,还能有效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推动我国经济适度快速发展,并且彻底解决雾霾,以及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的问题,进而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随着光伏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供电成本将无限趋近于零。今年11月1316日,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光伏博览会将在成都召开,同期还将举行通威太阳能十年庆典晚会。刘汉元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产业对中国的一次能源转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成本不断降低,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将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从产业角度有效地支撑中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二是中国在这一轮全世界生态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将成为牵引全人类能源转型的第一大国
东方日升此次传播行动使中国能量邂逅中国速度,增加宣传合力提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士气,为未来更多中国品牌力量走向世界注入新动能。得益于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十四五规划的科技强国战略实施,中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不断突破创新。
据介绍,东方日升高铁冠名列车以上海、江浙沪皖为中心,广泛辐射,北京、天津、南京、郑州、西安、武汉、深圳等地区,构建了密集、全方位的网络化传播矩阵,以点带面,以面拓新,为进一步深耕及开拓品牌全国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每一趟东方日升高铁冠名列车的发车都将开启一场全新旅程,而奋进在能源转型的漫漫长途上,东方日升深知唯有修己惠人,方可笃行致远。
东方日升与华铁传媒达成合作,借由高铁媒体受众量大、精准度高、覆盖面广等优势,强势打造东方日升高铁冠名列车,利用车身彩贴、头片、桌贴、海报、品牌天幕、语音播报等全媒体形式全方位展示企业品牌口号和宣传语,使广大旅客在旅途过程中充分感受品牌魅力,加持清洁能源润物无声渗透现代生活理念,将绿色风尚融入生活细节,全方位助力碳中和目标。新时代下,中国高铁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运营时速和技术水平,创造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发展成就,推动了我国成为全球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领跑世界的中国高铁是我国践行科技强国战略的有力实践。作为行业领先的光伏企业,东方日升自2002年以来,积极聚焦光伏领域,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卓越的服务体系,秉承两新战略理念,为客户提供有保障、更先进的光伏组件、储能、BIPV、光伏电站和户用分布式等一揽子产品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公司基于打磨成熟的技术、产品与服务,也致力于加强品牌理念和清洁能源认知度宣传,以加速清洁能源在人类生产生活等不同场景的应用覆盖,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与此同时,东方日升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发达区打造立体式流动名片,将极大为其品牌势能增添动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均获大幅提升。东方日升将持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更高效的技术、产品以及服务的落地,以品质为基石以品牌为保障,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升级,携手更多客户共赢发展,向着碳中和目标砥砺前行。
近日,东方日升高铁冠名列车以全新姿态闪耀启程。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之一,是可以与高铁比肩的又一张国家名片。
东方日升在SNEC前夕搭载中国高铁速度,向全国客户送去2023 SNEC邀请函,神秘代码N1-515,期待与您携手开启一场绿色昂扬的新能源奇妙之旅。而在光伏这一同样由技术为驱动的高新产业领域,中国光伏企业也完成了走向世界的发展使命,无论出货市占与产业规模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